祥乾资产
近期,重庆遭遇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降雨天气过程,部分区县不同程度受灾,随着降雨暂时告一段落,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仍然存在。在重庆市黔江区,驻守在一线的地质工程师们,运用“人防+技防”手段,争分夺秒巡山排险,防范地质灾害发生。
地质工程师对滑坡体进行测量。
本轮强降雨,重庆市黔江区先后发现了13处新增地质灾害风险点,6月23日,在黔江区白石镇,基层干部陈建军接到鞍山村群众反映,当地一处居民点出现了边坡垮塌,附近山体还伴有渗水现象,怀疑存在滑坡的风险。
受地质灾害影响的一处民房。
“因为边坡出现了垮塌,我们担心影响到这一片的房屋安全,就马上把这个情况向208地质队进行了报告。”重庆市黔江区白石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陈建军说,“在降雨期间,我们把可能受到影响的群众,及时进行了转移。”
拉起警戒带防止人员擅自回流祥乾资产。
驻守地质工程师到达现场后,在现场拉起了警戒带,并使用无人机和地质罗盘,对岩层倾角、裂隙产状进行测量。经过分析研判,这片区域属于易滑地层,是由于持续强降雨导致岩土体含水量饱和,才出现了不稳定性,因为短时间内不具备排危条件,地质工程师和镇村干部在现场会商后,很快给出了处置建议。
使用地质罗盘测量裂隙产状。
航拍黔江区白石镇边坡垮塌。
“这次新发现的地灾风险点,它的滑坡范围大约是有300平方米,滑坡体积有200多立方米,目前还处于变形阶段,如果土壤的重力和下滑力增加,未来继续滑塌的风险也会增加。”重庆市地矿局208地质队驻守的地质工程师方明洋介绍说,“我们现场安排了监测员进行值守,观测和记录滑坡体的变化,对于涉险的群众,我们建议在强降雨期间做好避险撤离,防止人员擅自回流。”
摸排地灾风险点。
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,尤其是在连续强降雨结束后,依然不能放松警惕。在重庆黔江区,趁着降雨间隙,驻守地质工程师除了借助科技手段,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,还通过“人防”,对发现的地灾风险点进行更精细地摸排。在黔江区黑溪镇胜地社区,凭借精准预警和快速响应,一处方量约3000立方米的滑坡体,就在发生滑坡前2小时左右,将滑坡威胁范围内的13户69名群众全部紧急转移。
“该处滑坡造成一处房屋主体结构严重受损,危险性极大。因为发现早、报送快、处置及时,成功避免了人员伤亡。”重庆市地矿局208地质队驻守地质工程师张凯强表示,“我们会密切监测滑坡的变形趋势,一旦发现异常情况,立即发出预警,做到应转尽转,应转早转,应转快转。”
驻守地质工程师为墙体裂缝安装临时监测贴片。
黔江区黑溪镇一处滑坡体及影响区域。
从24日夜间开始,重庆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天气,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灾害Ⅳ级预警。在黔江区,由于两轮强降雨间隔时间短,为应对持续性强降雨叠加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,430多名群测群防员协助驻守地质工程师队伍,24小时不间断巡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,最大限度降低致灾风险。
上游新闻签约摄影师张瑜洋摄影报道祥乾资产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